Pages
Newsletter
英国革命距今 300 余年,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距今 200 余年,此三者如算做世界民主朝代之始,未来若干年应进入更替时期。 台湾今天的国际地位完全来自它是中华的一部分,大陆不民主,台湾决无独立可能,大陆民主后,独立的台湾很快会沦为被遗忘的国家,政治精英将成批量移民大陆,台湾竞争力将急速下降。 带妈妈出去旅游,飞机上被人夸多孝顺。说只看到女儿带妈妈出去的,没见过儿子带妈妈的。我一直在纳闷,是大陆的女儿孝顺,还是大陆的儿子可怜。 这个国家总是让人忧心忡忡,但是我们就像屈原一样,即使投江还要被无数同胞耻笑。早醒的人是光荣的...
那年 12 月夜,收到巴黎政治学院热情洋溢的回复邮件之后,我驾车直奔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子夜时分,我就那样矗立在航站楼外高架桥的人行道上,迎着咧咧的寒风,远远地目送 23 点 55 分直飞巴黎的航班升空,渐渐消失在谜一样的星空里,梦想着不久以后我也将在同一时刻离开祖国, 12 个小时之后会踏上诞生了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美丽的法兰西民主将在我面前褪去朦胧的面纱。 自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起,法国在 200 多年的阵痛和摇摆中逐步稳固了其独特的民主政体(多党制,两轮选举,双首长制等)。法国民主是在厚重历史和文明长期影响下的传统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范例,单是其曲折的演变历史就值得类似的中国细细解剖和借鉴。而今天,由两党独大和各小党活跃所展现的绚烂多彩的法国政治生态更是西方民主社会中独特的风景。...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垄断资本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民主自由的价值洼地来提高其在民主国家降低的利润率,同时极力维护这些专制或民主不发达国家的现有体制。他们宣传的自由和他国人民的人权与自由无关,只和资本能否自由进入他国市场有关。 大跃进不是毛的 ” 革命浪漫主义 “ ,恰恰相反是毛的现实主义。因为这场运动的核心目的不是所谓的 ” 跃进 “ ,而是挽救他和他们的权力。 要理解普通民众的心理,他们最怕的被任何一方充当社会进步的牺牲品,无论这种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他们或子孙后代的利益。所以,以前他们会切割和社会进步力量的任何联系,而以后他们同样会切割和反社会进步力量的任何联系。时间会说明这样的转变。...
Michel de Montaigne : 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年龄,头衔,可以使谬论成为真理。它们唯一的积极意义是:让真理不成为谬论。 做学术的好处在于:既不用迎合权贵,也无须讨好庸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论语 。这句被反儒分子解释成孔子的愚民政策,这完全是错误的,这里的 “ 不可 ” 应做 “ 不能够 ” 解释(梁启超),即没有办法让他们知道为何这么做。孔子把树人作为立政之本,又首创平民教育,打破知识垄断,怎么可能以 ” 愚民 “ 为政策呢?...
老一代或许有孙文的奉献精神,但不会有他的见识和智慧,新一代即使有孙的见识和智慧,但个人自由为第一,不会耐着性子苟且于庸众,国父不会再有了。 孙文的铁路计划堪称政治学大师之杰作,迄今无人能懂。 舍不得放弃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拥有。 政治家治学非常精彩,因为他们洞悉各群体人性又有政治实践,所以穿透力极强。同时从政者往往知识结构宽泛而高远,可以穿插各学科思想,多线条思维,可以达到纯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 重大社会变革并不是先驱者的无畏可以造就的,而是由最懦弱的群众对死亡的恐惧推动的。 太平天国喜用 “ 天...
中华民族过于强悍,除了我们自己,神也没有办法。 中国太大太深厚,没有高贵的梦想,只盯着选票是不会有民主的。 西方赞赏的宽恕政策是为了保留他们在旧体制的代理人,也是他们对旧体制的赌注,所以西方决不会支持一个新生的民主中国。 每个国家历史出身不同,所以国家进步之目标也不同,对某些国家而言,降低了的目标反而不会容易实现,因为国家的理想必然符合国家的气质,因为他们是天然的领袖国家,即使错过百年,其复兴也必然要以 “ 全球楷模 ” 为目标。 清末的中国和今日之中国有什么根本区别?认清这个问题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必要视野。...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剧烈的社会进步之所以爆发,并不是因为有成功的可能,而是因为对旧体制彻底的绝望,这种绝望导致曾经是最卑贱最苟且的奴隶也想用最后的生命换一分钟人的尊严。 40 岁以下的中国人可以远离政治,可以假装 ” 冷漠 ” ,但不要轻易出卖灵魂, “ 殉葬 ” 是不用排队的。 西方对中国毫无办法是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对中国有办法,而美国的现实主义和美国式的骄傲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些对中国有办法的中国人。 “ 官民互相寬恕,力爭和平轉型 ” 在中国只有一个可能:民间反对群体的综合实力和其精英领导层的能力和智慧不仅令官方恐惧,更关键的是令官方长老层自惭形秽。除此之外,本人浅薄,不觉得有它途。...
初学法语时的小作文,翻译成中文供大家一笑。 1906年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变化,有政治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广泛运用,让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吧。 政治方面: 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清政府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布仿行宪法。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1906年的《革命方略》规定:一、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二、大总统由国民公举。三、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四、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以上四条,确定了一切国民的平等参政权,普选制度,议会制度以及法律至上的原则,条条都指向专制主义,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民主国家模式。这意味着几千年的皇帝统治开始走向崩溃!...
说白了,在现有体制下的成功者多半都是屌丝,因为他们是爬上位的,最终都会被扒光扔出来。中国的贵族只在民间,他们不屈服于权力和利益,恪守人的良知和中华的传统价值。 贵族以废除自己的特权为革命目标,而屌丝以获得老贵族的特权为革命目标。 阶级出身不是决定性的了,但综合来说,气质是决定性的,贵族和屌丝,这两种不同气质的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事实上,贵族更适合新时代,而屌丝依然属于旧时代。 这些 ” 华裔 “ 因为你们是中国留学生就不遵守法国最低工资标准,他们敢这样对法国人吗?当 ” 歧视问题 ”...
最近时间有限,忙于研究法国外交政策,所以不系统化和文学化本文,仅抛砖引玉几个建议: 既然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受“领导高度重视”,就先谈几句: 首先,领导重视或许只是一个姿态,表明自己有文化也有危机感,或许只是看知识界的反应来看谁是他的“忠诚“的粉丝,也或许是用这个噱头引导媒体报道来证明自己的“新存在”,你应当明白“新存在”的意思。所以不必那么“追领导”。 其次,无论领导重视与否,这本书是绝对值得一读。怎么个读法呢? 托首先是个政治家,其次才是学者,但是纯学者写书和学者型政治家写书是完全不同的,要能体会托的这个两面性,政治家写一本对他政治生涯毫无意义的书多半是因为寂寞,寂寞于自己的天赋和时代的错过,我曾经夸张的说:如果托早生...